UCLA孤独量表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这种孤独在此被定义为一维的。原始的UCLA量表(Russell et al,1978)有20个条目,是从Sisenwein (1964)博士论文所提出的75个条目库中选出的。这些条目有许多来自20个心理学家对孤独体验的描述,还有一些来自Eddy (1961)的量表。每个条目有4级频度评分:4:我常常有此感觉;3:我有时有此感觉;2:我很少有此感觉;1:我从未有此感觉。UCLA原始表20个项目的陈述都是正序计分。原始表的潜在问题是有可能出现全都做一种回答而导致假象的错误(因为所有20个条目都指向孤独),同时也缺乏区分效度(无法从本质上将对抑郁和自信等的测验区分出来)。1980年,作者对UCLA初表做了修订(这里称为第二版)。在原来20个条目的基础上又加上了19条积极的反序计分条目(如“我觉得与周围人关系和谐”),复用于162名大学生。用六个额’外的问题(如“你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感到孤独?”“最近两周内你有多少时间感到孤独?”)用于作为“明确的孤独自我标签”,它与全量表的α系数为0.78。根据与这一指征的相关性筛选出10个正序与10个反序陈述条目。将这些条目随机排列就构成了UCLA第二版。该量表目前应用最广。与原始表一样,修订表得分亦是20-80。积极陈述(即非孤独条目)得分在计人总分时应行反序计分。 从本量表中选出4-8条可做普查之用。即便只用4条亦可得出较理想的α系数。本节所附的第二个量表即第三版,是作者为非大学生成人所设计的。因为在大范围的老年人普查中发现,对UCLA条目的理解需要较高的阅读能力。第三版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它含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其中有一条用正序陈述语言较困难)。
参考文献:
[1]刘娅俐.孤独与自尊、抑郁的相关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3):115-116.
[2] 李东阳,张国云,朱红.老年人孤独感调查[J].健康心理学,1997,5(4):256-258.
[3] 李传银,檀立,刘娅俐.大中专生孤独、抑郁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6(1):86-87.
[4] 任赐儿,梁忠新,颜辉.群体式开放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孤独心理康复研究[J].现代康复,2000,4(9):1318-1319.
[5] 谭雪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入际信任对孤独感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46-1047.
[6] 张春林,张国兵,李志,等.农村壮族留守老人孤独感及相关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7):650-652.
[7] 杨静,顾海根.理科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7):3282-3284.
[8] 曲晓英,刘豫鑫,廖金敏,等.汶川震后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的初步观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7):502-507.
[9] 高茵茵,王东博,闵霞,等.中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44(6):5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