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主页 | 中心概况 | 学科建设 | 学术科研 | 社会服务 | 慢性病QOL量表体系 | 慢性病PRO量表体系 | 癌症QOL量表体系 | 癌症PRO量表体系 | 其它量表 | 辅导学苑 
生命质量与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外网
  量表简介
您的当前位置是: 中心主页>>慢性病QOL量表体系>>量表简介>>正文

 
 
共性量表QLICD-GM(V2.0)简介
2018-05-18 13:48  

   QLICD-GM (V2.0 )是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 QLICD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hronic Diseases) 中的共性模块 QLICD-GM (General Module)量表,是在QLICD-GM(V1.0)基础上研制而成的。该模块包括生理功能(9 个条目)、心理功能(11个条目)、社会功能(8 个条目)3 个领域 9 个侧面共 28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为五级等级式条目。其中,生理功能包括基本生理机能、独立性、精力不适 3 个侧面,心理功能包括认知、情绪、意志与个性 3 个侧面,社会功能包括人际交往、社会支持、社会角色 3 个侧面。该量表是自评式量表,要求被测者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而且在单独、安静的环境下填写量表。如果是治疗方法、药物效果评价等应用性研究,一般应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并进行纵向测定(至少治疗前后各测定一次)。调查者进行解释说明并得到抽到的患者同意后将量表发给患者填写。等待患者完成量表后收回并仔细查看有无漏项,如有漏项,提醒被试者及时补齐,若仍拒绝填写则作为缺省值并力图问清和记录原因。该量表可适用于所有慢性病患者,一般用于没有特异量表的疾病。可用于发病期、治疗期、康复期等时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测定。调查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一个封面(研制团队已附了一个参考封面),包含由病人自己填写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等和由医生或调查者填写的病人的临床类型、临床分期、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等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1.万崇华,李晓梅,杨铮,张晓磬著.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评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2.

2.万崇华,高丽, 李晓梅,杨玉萍,潘家华,周曾芬, 杨铮,张晓磬.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研制方法(一): 条目筛选及共性模块的形成. 中国心理卫生2005;19(11):723-726.

3.万崇华,杨铮,杨玉萍,潘家华,周曾芬,段丽萍,李红缨.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的考评.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7;16(6):559-561.

4.万崇华,杨玉萍,高丽,李晓梅,段丽萍,张晓磬, Sanguan Lerkiatbundit.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的结构分析: 结构方程的应用.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1):78-81

5.万崇华,张晓磬,李晓梅,杨玉萍,潘家华,段丽萍.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QLICD 各量表的测量学特性分析.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8):40-45.

6.Chonghua Wan, Xin Tu, Susan Messing , Xiaomei Li , Zheng Yang ,Xudong Zhao, LiGao, Yuping Yang, Jiahua Pan, Zengfen Zhou.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General Module (QLICD-GM) of the System of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s for Chronic Diseases and Comparison with SF-36.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11; 42(1):93-104.

7.潘海燕,杨铮 ,万崇华 赵芝焕,段丽萍,潘家华,丁元林.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共性模块的二次评价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4A):1101-1107.

8.潘海燕,万崇华 ,杨铮, 赵芝焕,段丽萍,潘家华,丁元林.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共性模块的难度与区分度再次评价. 现代预防医学 2012;39(9):2129-2135.

9.杨铮,戚艳波,万崇华, 李晓梅,赵芝焕,段丽萍,潘家华. 慢性病生命质量量表共性模块的项目反应理论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12,28(11):1477-1480.

10.杨铮,戚艳波,万崇华,李晓梅,许传志,张晓磬,赵芝焕,李红.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共性模块项目反应理论的进一步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2;15(8A):2544-2547.

11.潘海燕,丁元林,万崇华,许传志,张晓磬,赵芝焕,段丽萍. 概化理论在慢性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共性模块评价中的应用. 现代预防医学 2012;39(12):2927-2931.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东医科大学   生命质量与应用心理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